不燒稻草 縣嘉推廣農田就地堆肥養地

350
嘉縣環保局及農業處合作宣導,補助農民施用稻草分解菌。(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近日二期稻作陸續收割,嘉義縣環保局及縣府農業處合作宣導,補助農民施用稻草分解菌肥料,加速翻入土中的稻草腐化,可以增加土壤地力、提高稻米產量,改善露天焚燒稻草而影響空氣的情形。

環保局統計,今年至十一月查獲露天燃燒行為並處分已有三十一件,相關陳情案相較一0七年下降五十一%,呼籲民眾切勿露天燃燒稻草,共同維護空氣品質及保障民眾身體健康。

嘉義縣稻米產量全國第三,稻田面積大,早期農民在水稻收割後,習慣就地焚燒稻草,不僅污染空氣,也可能釀成意外而受罰。縣府近年來積極輔導收割後稻草處置,調查顯示有高達百分之九十九的農地為現地翻耕堆肥處理;查獲露天燃燒稻草面積約二十一公頃,僅占種植比例零點零六%,近三年輔導農民將稻草編織成稻草蓆並再利用,鋪設於營建工地,總面積相當於「二個故宮南院」,顯示農民已建立友善環境的觀念,打造農業循環經濟,讓焚燒稻草走入歷史。

台南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楊智哲表示,稻草收割後農民可施用稻草分解菌肥料,分解菌可加速稻草腐化並增加地力,也可將稻草交由稻草回收商再利用,或將稻草再利用於作物覆蓋。燃燒稻草使稻田內有機質都被燃燒殆盡,僅留下一些微量元素在土壤內,沒有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