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4技巧 親子也可談情說性

540
國健署長吳昭軍(中)提醒,以尊重、肯定、同理心和善用「我訊息」等4項正向溝通技巧,不僅能減少親子衝突,還能有效討論感情議題。 (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西洋情人節,家有青少年的家長多擔心孩子約會發生「越界」行為。國健署提醒「尊重、肯定、同理心、我訊息」4溝通技巧,讓孩子願意在家談論感情與性相關議題。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父母總喜歡說「為你好」,對孩子來說卻壓力很大;自己過去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也曾用這種方式溝通,「我也覺得我錯了,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有正確概念」,希望幫助更多父母正向溝通。

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高松景指出,雖然校園有推行性教育,但孩子最在意的還是父母。若父母經過刻意練習,能以尊重、肯定、同理心和善用「我訊息」等4項正向溝通技巧,不僅能減少衝突,還能有效討論感情議題、幫助孩子。技巧包含:

傾聽孩子想法,降低不信任感:對於孩子優點及表現良好處,不吝嗇予讚美或獎勵,使孩子更加願意主動分享,並盡量避免給孩子有不信任的負向回饋。

尊重孩子意見,不下權威禁令:要先站在孩子立場,了解需求和主要訴求,尊重孩子想法,再一起討論彼此都可以接受的作法,尤其當雙方意見不同時,避免斷然以家長在家庭中的優勢地位,加以禁止。

保有同理心,不擅自替孩子做決定:青春期孩子開始重視自主權,家長可站在孩子立場試著同理想法及感受,在合適範圍內建議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家長可從旁輔佐,避免沒有告知就擅自替孩子做決定。

善用「我訊息」,取代直接責備:如與孩子對話時,可以用「這麼晚了還沒回家,我很擔心你的安全」,取代「你怎麼這麼晚回家?你又跟誰去鬼混了」?向孩子表達自身期待或感受,避免「你」開頭責備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