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德對大陸逆差倍增 出口增長疲軟 進口大增逾3成

273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德國經濟研究所(IW)研究報告指出,去(2022)年德國對大陸逆差倍增,出口額增長疲軟僅增長3.1%、進口大增逾三成。

根據報告,德國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到達前所未有的地步,去(2022)年德國與大陸貿易逆差高達840億歐元,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多,2021年德國對大陸貿易逆差為394億歐元。  如此大的貿易赤字,創下兩國經濟交往史上的最高紀錄,對2010年後幾乎穩坐全球貿易順差頭把交椅的德國而言非同尋常。在此之前,德國對大陸的貿易順差也是常態,即使出現逆差也大多低於兩位數。

德國經濟研究所分析認為,進出額的此消彼長本來不是什麼問題,但較大規模或較快增長的貿易差額則意謂著一種風險,出口強國德國對大陸的出口額為1070億歐元,進口額則多達1910億歐元,進口比出口多出80%,完全屬於嚴重失衡。造成貿易逆差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德國對大陸的進口大幅增加。2022年來自中國大陸的進口從33.5%的高起點增長了三分之一以上,儘管德國從各個國家的進口總額也增長了24%,但這主要是受能源成本上升的影響,對從大陸進口的產品,這一點的影響並不明顯。

另一方面,德國對中國大陸出口額的增長非常疲軟,2022年僅增長3.1%,遠低於德國對各個國家出口總額14.1%增長率。因此,大陸在德國最重要的出口夥伴中從第二位下滑到第四位,對其出口額下降到6.8%,甚至低於2018年的水準。

報告稱,德國之所以從中國大陸進口了更多的商品,可能與此前執行的“清零”政策有關,由於那段時間大陸的國內經濟發展緩慢,因此中企將目光放在了全球市場,隨著大陸國內市場的復甦,出口到德國的商品就會再次變少。

德國經濟研究所也認為,中國大陸商品有持續性的優勢:成本低廉。反觀德國,因能源價格居高不下,企業為了保持競爭力,就更願意購買大陸的廉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