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唐詩那蛋

585

■吳守鋼

雞生雞蛋,唐出詩。

和所有動植物一樣,雞生蛋為延續後代。與雞生存在同一空間的人類為延續生命把雞蛋拿到自己的餐桌上來了。有廚師,就有雞蛋的用處。廚師不同,吃客不同,雞蛋也會有不同的味道。煮蛋、煎蛋、炒蛋、蛋湯,蛋捲……絕不止這些,應該還有更多。

唐詩為唐朝詩人所作,猶如雞蛋是雞所生。唐詩不僅唐朝人讀,也為後來的子孫們鍾愛。於是,便有各種讀法、讀本:《全唐詩》、《唐詩三百首》、《唐詩選》、《三體詩》……

依我看,《全唐詩》似煮雞蛋,旨在大全、原汁原味,所以一詩不掛,便也味同嚼蠟。由「詩三百……思無邪」而來的《唐詩三百首》,桂皮、八角多了一點,味道重了一點,屬醬油茶葉蛋。 《唐詩選》(明朝李攀龍編)可稱煎蛋,愛這一口的,早餐桌上必有一碟。

我呢,最愛番茄炒雞蛋般的《三體詩》,蛋不在多,番茄也不少。紅與黃的搭配,酸和鹹的中和,色香味才是妙處。

《三體詩》並非那《三體》的詩有化,也是唐詩選本。由南宋選手周弼將七絕、七律和五律中選出近五百首,起名三體。

僅三體也唐詩?看官禁不住會問,對,更有甚者,選本里居然不見李白,殘缺杜甫。這不叛逆至極了?小朋友韋禮安是怎麼唱的來著? 「沒有了你的世界,依舊轉動」,當然,地球很任性。但是,沒了李杜,何以言唐詩?

生於烹調大國的俺有一次去參加島國人在一流賓館舉行的宴席。事先俺估計魚翅海參不見得上桌,但至少烤鴨、東坡肉會有吧,因為並非燕尾服上陣,卻個個筆挺的西裝。此後入席、上菜:麻婆豆腐來了,一片掌聲,青椒肉絲,全場歡呼…最後一道大菜:半是炒麵、半為炒飯,人人拍手。俺沒吭聲,想:還有沒有檯面?

沒了李杜的選本是否也是這類「盛宴」?

不見得。

《三體詩》避開了一個英雄、聖賢蜂擁,咄咄逼人的盛唐時代,多挑接近於世俗平民,富於人性、人情的中晚唐以接近生活,感受煙火氣。所以,與其盛唐大詩人的高亢,不如品嚐纖細優艷、優雅或閒寂之味是其特色。一句話,表現崇高壯大之美的不多。

比如,《三體詩》裡有,《三百首》和《唐詩選》均未收入的杜牧《江南春》,相信你我小時候都暗誦過。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風平浪靜的二十八字,卻處處是景,字字顯實,老農也識,小孩能言,但是,若隱若現的是一幅佛陀的面影映在江南的春色中。

比如,與劉禹錫的〈烏衣巷〉意境相似的〈寒食〉同時入選於三個選本。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不過《三體詩》另選了韓偓的《尤溪道中》,卻未見於其他兩本。尤溪,朱熹的故鄉,有梯田,是豐饒茶鄉。而詩人路過時竟顯荒涼一片,令擅寫艷情的他不忍目睹:

 

水自潺湲日自斜,盡無雞犬有鳴鴉

千村萬落如寒食,不見人煙空見花

 

短短一首七絕,卻重複用了動詞「自」、「見」,也用「有」與「無」對照,將不是寒食,勝似寒食的一幅戰亂之景躍然紙上。

之外《三體詩》裡還有司空曙《江村即事‧釣罷歸來不繫舟》,錢起《歸雁·不勝清怨卻飛來》等……

據稱,江戶時代的學者賴山陽在讀了入選的雍陶《城西訪友人別墅》,不覺手癢癢地也抄襲了的佳話。

當然,唐朝留下了四萬餘首詩,可任挑剔,隨你烹調,在選什麼都隨意中呈現出各自不同的風姿。我覺得,《唐詩三百首》擺的是一副聖人說教的架子,以慷慨激昂的史詩式為重,故稱作詩的世界裡的《論語》,甚至《聖經》也無妨。

《唐詩選》是抬轎人,「文是秦漢詩盛唐」唯盛唐是唐,僅杜甫、李白等的詩為詩,轎上坐著的就是英雄,故偏於雄渾高聳。

相比之下,《三體詩》不再英雄,卻怡情養性,纖細平凡之外,更用「實接」「虛接」「前實後虛」等表現法將詩歸類,探究詩的技巧造型。

七百年前,有個去中原留學的禪僧中岩圓月居然也喜讀這本選詩集,學成歸國的畢業證書裡順手夾了一本。那個時代的島國,與南宋在地理、氛圍、口味上都很接近,所以,許多在本土並不起眼的南宋瓷器、繪畫、文人卻在這裡生根開花並結果。同樣禪僧帶回的《三體詩》在南北朝、五山文學時一下冒出了十多種刻印本。近代森鷗外、夏目漱石等都是其忠實粉絲。

近年《三體詩》式微。最後的版本由吉川幸太郎(京都大學)監修、村上哲見(東北大學)譯註,朝日新聞社作為古典選於1978年問世後,不再有後續。

唐王朝的詩人們寫詩表現人生,不,吐露自己,吐露活著的不易、快樂和幽怨,於是,發聲,寫實,昇華。後來的世世代代的子孫也讀,並讀出一個更繽紛的唐王朝。

「詩者,吟詠情性也」,《滄浪詩話》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