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探索〉兩岸國際議題 民進黨陷矛盾

2933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拋出「重啟服貿」議題,有得分也會有失分。(中央社,資料照)
馬群傑

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半年的熱戰期,最近從是否重啟服貿?兩岸觀光旅遊團卡關、台東鳳梨釋迦恢復輸往中國大陸,到台灣核電政策與日本核汙染水排海,諸多重大民生議題,在在凸顯與兩岸、國際情勢變化息息相關,也成了檢視各政黨與候選人的兩岸政策篩劑。

台灣民眾黨主席、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日前拋出「重啟服貿」議題,引發藍綠夾攻。其實,十年前的服貿爭議,與後來民進黨重返執政、柯文哲崛起並進軍台北市長,都是息息相關。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遲未處理

兩岸服貿議題,在大選中早晚都要發酵。柯文哲曾經在「反服貿」太陽花運動上受益,柯此時率先拋出「重啟服貿」議題,相當程度主導了兩岸議題攻防的發展,有得分;但柯的部分本土派支持者未必接受,也會有失分。

回顧當時,民進黨認為兩岸協議應該受到嚴格監督審查,柯文哲則重視要法制化;但十年過去了,民進黨主政近八年,僅推稱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已有處理。但外界認為,實質上並未處理,當時喊得震天價響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已不了了之。

民進黨自二0一六年執政以來,繼續承接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成果,但內容牽涉許多待協商的服貿與貨貿衍生問題,一直懸而未決;民進黨政府對兩岸關係只做出政治處理,但經濟面卻無法斷絕,台灣對大陸出口占比仍高達百分四十。

進一步言,兩岸貿易中,貨貿先行,其中水果交易的檢疫通關,本有科學標準可以依循,相對單純;馬政府時期,大陸基於促進兩岸情感交流,對台灣農漁產品輸陸的檢疫通關並非嚴格看待。

但是,現在卻似一切公事公辦,原本單純的水果貿易,現在成了敏感政治議題;這反映出,兩岸農產貿易在本質上也是政治。台東縣長饒慶鈴與大陸交涉了六百多天,台東的鳳梨釋迦才有條件恢復通過輸陸,讓藍營在地方上的努力,竟可對兩岸政治發揮一定程度作用。

台東縣長饒慶鈴(前排中)與大陸交涉,台東的鳳梨釋迦才有條件恢復通過輸陸,讓藍營在地方上的努力,可對兩岸政治發揮一定程度作用。(本報資料照)
 開放觀光 陸委會較陸方更硬

台東鳳梨釋迦恢復輸陸,反映出中國大陸在不違背一中原則下,硬的更硬,軟的可以更軟。一方面堅持不與否定「九二共識」的民進黨政府談判,另一方面運用巧實力,在認為可促進兩岸人民交流之處,有些法規可以擴大彈性處理。

但民進黨政府認為,北京對鳳梨釋迦輸陸仍是在搞統戰,也不認同地方政府個別逕自與大陸協商。然而,從跨境經貿角度看兩岸水果貿易,歸根結柢,本來就是在考驗兩邊政府的談判技巧。持平而論,到底哪一種做法對台灣、對農民有利?已不辯自明。

再看疫情緩解後,振興觀光旅遊一直都是國際重視的議題。基本上,兩岸觀光旅遊應該要往前跨出一步,也是兩岸人民與觀光旅遊產業復甦的期待。但這牽涉到雙方人員與服務的交流,比貨貿具有更高政治成分;目前,兩岸觀光旅遊團往來仍被卡關。

北京不願與民進黨政府接觸談判,但為促進兩岸人民交流,公開支持兩岸旅遊業界加強交流合作,單向歡迎、開放台灣民眾到大陸旅遊觀光。但我方陸委會在第一線的把關,似乎比陸方要更硬、更嚴。

 

 日本排核汙染水 蔡政府噤聲

目前,蔡政府祭出雙向「禁團令」,禁止旅行業者接待及組團前往對岸之外,包括馬英九基金會邀大陸五校陸生七月來台交流,迄今仍難以成行;台灣旅遊交流協會邀請陸方九省官方人士來台參加「二0二三台北夏季旅展」,則被蔡政府正式否決。

將民生議題放在兩岸與國際關係來看,可以更清楚看出民進黨政府的政策走向。再舉日本政府計劃最快自七月起,就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染水排入大海。

日本將核汙染水排入大海的消息一出,海洋生態與水產品的安全,立刻引起環太平洋國家的嚴重關切。因為受衝擊的不只是鄰近海域,預期隨著洋流在一、兩年內也會影響台灣,最後終也將擴及全球各海域。

目前,國際上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只要檢測符合規定即可放流;另一派則基於海洋環保、生態永續與人類生活安全,認為日本要更嚴謹面對,並應該將核汙染水繼續留存在日本國內觀察。

現在,不僅鄰近日本的中國大陸、韓國抗議,也引發日本國內的強烈擔憂;噤聲的民進黨政府,處境頗為尷尬、矛盾。民進黨長期反核,但卻對日本核汙染水的後續可能影響,採取了較寬容的態度,這對民進黨將會帶來不利影響。

賴清德拋出停機的核電機組可於緊急狀態下備用的說法,在野黨質疑民進黨「非核家園」破功。(本報資料照)
 非核家園 年輕世代能接受?

與核能相關的議題,還有台灣的能源政策。蔡政府強調「二0二五非核家園」,但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已拋出停機的核電機組可於緊急狀態下備用的說法。賴是否在能源政策上出現新轉折?值得觀察。

其實,隨著核安科技發展、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地緣政治引發能源危機來著眼,國際上對核能的看法,比起五十年前已有很大的改變。台灣的能源政策能否與時俱進,不只攸關一整個世代,也直接影響台灣生存權。

直言之,當國際社會將台灣視為高風險的極端之地,當台海情勢逐漸脫離「平時」,電力必然是緊急、危機時的命脈;但是,當兩岸關係緊繃、能源安全存量成為重大國安議題時,台灣的停電頻率卻在增加!

台灣年輕世代對能源政策已有新看法。未來,不論是哪個政黨執政,誰能夠與時俱進的談論核能議題,進而說服民眾,對台灣整體而言,必然會有加分作用。特別是執政的民進黨,視反核為神主牌,內部仍有一部分人在迴避,但不知賴清德能否會在大選的過程中走出一條新能源之路?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馬群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