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記憶中的端午

486

■倪濤

端午節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端午節素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祈福納祥類習俗主要有劃龍舟與祭龍,壓邪攘災類習俗主要有掛艾草、浸龍舟水、洗草藥水、拴五色彩線等,節慶食品主要有粽子、五黃等。

記得我們小時候,端午節這一天家裡除了吃粽子,門上都要掛艾草,插菖蒲,佩香囊,一時真是香氣撲鼻。那裡面有朱砂、雄黃和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外面用五彩繽紛的絲布包起來,再用五色絲線結成一串,據說這具有驅蟲、避瘟和防病的功能。現在想想,這不就是防疫嗎?中華傳統防疫日。由此可見:我們民族從來就有防疫意識,應該發揚光大。那麼為什麼選在端午節這天?

農曆五月初五舊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月蚊蠅孳生,癘疫流行,俗稱「惡月」,初五日為「惡日」。楚人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惡月、毒月,重五之日是惡日、死亡之日,民俗忌「五」,遂改成「端午」。所以,才有了避邪、除瘴、祛疫的習俗。《呂氏春秋:仲夏紀》也說:「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生死分。」

故五月五日,又稱為「浴蘭節」。這一天,人們愛用蘭草煎水沐浴,以祛風散熱,洗除污垢。增強皮膚的抵抗力。後世不斷發展,根據不同的季節和各人不同的需要,沐浴所用的藥物越來越多。如用楓樹果(楓球)煎水洗澡可以祛風,治療皮膚過敏;用防風、艾葉或透骨草煎水薰洗,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用大蒜皮、苦瓜葉或絲瓜葉煎水為小孩洗澡可以去熱毒,防止夏天生痱子;用青蒿、天泡草或白英等煎水洗澡可以防止生瘡癤,等等。

那天,各家門口懸掛菖蒲、艾葉、葛藤等等。據說菖蒲似劍可斬妖邪,艾葉芬芳可驅蚊避穢,葛藤可捆妖孽;家中燃雄黃蚊煙用以驅邪除毒;大人吃雄黃酒,小孩塗雄黃于前額作王字形,謂可保清吉平安;清水一杯放少量雄黃服用,或用雄黃水洗眼,謂可免眼疾;用雄黃水遍灑室內,可除蟑螂跳蚤。有的地方小孩於胸前佩戴香袋、符篆、大蒜,用五色絲系臂,謂可避邪。端午家人團聚,吃用箬葉包糯米煮成的粽子、鹽蛋、大蒜籽燒肉。

大人、小孩都要沐浴蘭湯。有些地方習慣在端陽薰蚊香、蒼術及芸香等,以除疫去邪;用甘草、金銀花、土茯苓等藥物煮蠶豆或雞蛋吃,據說有清熱解毒去風濕之功能。或到山林溪邊扯夏枯草、車前草、水燈心等藥物,洗淨曬乾,待夏日泡涼茶喝,所謂「端午前都是草,到了端午都是藥」。

據民間傳說,家門口懸掛艾葉、菖蒲還與黃巢有關。傳說唐朝末年黃巢攻打長沙時,見一婦人手牽一個小孩,身背一個大一些的小孩便問緣由。婦人答:「牽的是我生的,背的是他嬸的,父母都不在了。聽說黃巢『隔山搖劍,人頭落地』,就背出來一塊逃難。「黃巢聽後說:「黃巢只和官軍作對,不傷害百姓!」他隨手扯兩根艾和菖蒲,對婦人說:「把它插在家門上,就沒事了。」婦人歸家向鄰里道之,次日正好是端陽,百姓照此而做,於是留下了端午插艾葉和菖蒲之習。

其實,這個習俗早在兩晉以前就有了。五月本是收蒲草的季節,民間遂稱為蒲月,端午又稱蒲節。蒲草為草席原料,又名恩愛草。民諺謂蒲草「生於重陽,死于端陽」,五月蒲草品質最好。

總之,民俗的端午節,其實就是繁忙熱鬧的中華傳統防疫日,還是「藥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