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痛逾2週 當心僵直性脊椎炎

146
醫師共同呼籲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及早就醫,持續治療與追蹤,有機會「早回人生不忍痛」。(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打籃球、折返跑,關節竟腫脹疼痛,醫師提醒,年輕人關節疼痛超過2週,可能不是單純的運動傷害,當心是僵直性脊椎炎上身,延誤就醫恐受共病多之苦。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輔大附醫風濕免疫科主任蔡長祐教授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好發於45歲以下青壯年,男女比例3:1,主要影響脊椎關節,長期發炎容易造成脊椎沾黏與融合,導致活動度變差。大部分病友具有HLA-B27基因,且有家族病史者的發病機率更高。

僵直性脊椎炎的常見症狀,包括:腰部晨間僵硬或背痛(晨僵)超過30分鐘、背痛會在活動後減緩、曾在半夜因背痛而痛醒、交替性臀部或髖關節疼痛、下肢疼痛等。其中,門診病人較常反應的是晨僵與睡到半夜痛醒。

值得注意的是,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初期常將關節疼痛誤認為運動傷害。蔡長祐觀察,僵直性脊椎炎以年輕男性為主,因為忙於學業或工作,常常不就醫,自行買止痛藥等,至今仍有不少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拖了1年以上才正確診斷,甚至拖好幾年的都有。呼籲若關節疼痛超過2週、或持續3個月以上有晨僵、背痛,應盡快到過敏風濕免疫科檢查與治療。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周昌德教授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延誤治療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造成疼痛與脊椎僵硬,並導致脊椎沾黏,影響身體姿勢、睡眠與生活品質,產生虹彩炎、乾癬、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的風險也比一般人更高。

僵直性脊椎炎雖無法根治,但健保已給付多種藥物,包括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非類固醇消炎藥、生物製劑與今年4月健保首度給付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都有助病友達到「止痛降發炎、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功能、預防併發症發生」的3大目標。

周昌德強調,除了藥物治療,不要抽菸,養成游泳、有氧運動等運動習慣,有助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