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有成 淹水面積、深度大幅減少

81
台南已建置五十八座滯洪池,此為蘇厝滯洪池。(水利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近年來積極治水,與中央合作規劃整治工程,爭取前瞻計畫補助推動治水工程,水利局說,市區道路及沿海低窪地區,除因短時強降雨造成積、淹水,已少有因溢堤產生淹水,淹水面積及淹水深度大幅減少,退水時間也較以往快,治水建設發揮功效。

水利局表示,面對氣候變遷,為有效防範都市積、淹水風險,持續推動「都市總合治水建設計畫」,提升都市雨水下水道防洪保護標準,並以都市綜合治水方針,結合各項工程及非工程手段做為長期治水策略,打造台南成為海綿城市。

縣市合併以來,歷任首長都將治水列為重點施政項目,透過排水治理、興建抽水站及滯洪池等方式,降低淹水危害;市長黃偉哲上任以來,已完成三爺溪全線治理、永康區大灣二期抽水站、麻豆區麻工及麻柚抽水站、公十、公十一滯洪池;新營區後鎮抽水站、安定區港口及蘇厝滯洪池、安南區海環及草湖寮抽水站、七股區六成抽水站及仁德區崁腳抽水站;台南已興建六十座大型抽水站、建置五十八座滯洪池。

水利局指出,颱風豪雨是對治水的檢驗,市府會持續爭取中央經費挹注,並針對多條區域排水,包括菁寮、劉厝、虎頭溪、六塊寮、三爺溪等排水做系統性整治,面對未來極端氣候挑戰,期盼落實綜合治理及韌性承洪,讓台南成宜居樂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