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出現破口 美媒建議封鎖熱區擴大篩檢

677
紐約時報報導,台灣新冠疫情升溫是因病毒變異、疫苗施打緩慢形成破口。圖為民眾接種疫苗情形。 (中央社)

中央社∕紐約20日專電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台灣靠著嚴密邊境管制躲過風暴。如今病毒變異、疫苗施打緩慢形成破口,專家建議政府思考封鎖疫情熱區並擴大篩檢。

這篇發自台北的報導寫道,台灣及早實行邊境管制,幾乎所有入境旅客都須檢疫兩週,使得民眾在COVID-19肆虐全球之際生活大致如常。但在足夠患者突破防疫高牆引發社區傳染後,一切變了調。

台灣近一週疫情升溫,政府雖未宣布全面封鎖,但要求民眾盡量待在家、外出配戴口罩。地方機關雖加快設置快篩站,但部分衛生專家擔心篩檢量過少,跟不上病毒傳播速度。

過去幾天,台灣每日新增200-300多例確診病例,數名患者死亡,與全球疫情最嚴重國家相比仍低。

台灣人口約2350萬人,已接種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比例僅約1%。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教授蔡甫昌說「這天遲早會到來」,免疫進度緩慢加上傳染力更強的變異病毒形成完美破口,愈來愈多人出門未戴口罩、不再保持社交距離,都是台灣疫情升溫的原因。

蔡甫昌形容有如瑞士乳酪,「表面有幾個洞,後面有個大洞。此時一把刀正好刺穿」。

台灣去年曾連8個月未見本土確診病例,去年12月紀錄中斷後,本土病例僅偶爾出現。但局勢從4月中逐漸改變。國籍航空公司機組員返台居家檢疫從5天改為3天後,中華航空機師染疫,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爆發群聚感染,台北市萬華區一家茶藝館接著成為眾多病例起源。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傳染病專家王任賢呼籲政府考慮封鎖萬華區、普篩當地居民。

報導寫道,台灣開始施打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後,偏低的新增病例數也讓許多民眾缺乏接種疫苗的急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