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國提農業政策 雲縣府反問:中央卡雲縣2年為何不發聲

284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針對立委劉建國24日提出農業政策,指稱四年內要讓農民增加20萬收入,雲林縣政府表示,口號式的政見早已讓人民無感,劉委員不了解雲林農業現況沒關係,但也不需要急就章提政見,空洞口號是幫不了農民的,至少可以先督促中央完善整體產銷大環境,這才是農民朋友真正需要的,也是劉委員現在就做得到的事情。

雲林縣政府指出,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結果,張麗善縣長上任後,雲林縣的平均每戶家庭所得與人均可支配所得皆年年增加,平均每戶家庭所得三年來增長超過16萬元,人均可支配所得三年來增加超過5萬元,顯示雲林縣在張縣長的主政下,每一個產業的成長幅度都加速前進當中。

雲林縣政府表示,從劉委員提出的農業政策看來,充分凸顯身為四屆雲林立法委員的他,真的對雲林的農業很不熟。以科技農業為例,自從張縣長上任後,早已是全力發展的方向,縣府輔導合作的農民及農產加工朋友,成績斐然,甚至獲得國內外各項大獎的殊榮,今年3月更以「打造中南部六級產業AI科技示範場域」獲得第9屆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的殊榮。

此外,縣府也成立智慧農業大學,透過系統化的方式讓農民朋友在栽種過程中,帶入科技、智能、研發、行銷的角度與工具,劉建國委員提到的「政見」,就只是複製貼上縣府正在做的事情,建議劉委員真的要再用功一點。

至於劉建國提到要推動冷鏈園區,更讓雲林縣府相當無奈。雲林縣府說,早已向中央政府送出冷鏈物流園區的計畫,但卻卡在中央快兩年,從未獲得正面回應;不僅如此,雲林縣是全國第一的養豬大縣,雲林縣肉品市場為接軌國際,朝屠體分級增建畜產冷鏈物流園區設施,努力向中央爭取補助卻依舊被打回票,中央最後卻選擇補助交通距離較遠、肉品市場規模較小的嘉義縣,這種補助邏輯,縣府至今仍無法理解;劉委員面對如此明顯的差別待遇,卻從未為雲林縣發聲。

雲林縣政府強調,如果劉委員願意放下黨派與私心,多為雲林在中央遇到困難的建設盡一些心力,許多建設早已開始進行,而不是當作自己的選舉肉票,這樣的操作只為了成就自己,對雲林縣的長遠發展並沒有任何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