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烏克蘭前車之鑑,兩岸應極力避免戰端

2452
抗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民眾祈求和平。(路透)

在俄羅斯展開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後,全球各國或多或少都受到衝擊。意外的是,台灣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竟然成為全球關切焦點。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當然值得探討。

對於台灣來說,台灣與俄羅斯去年雙邊貿易總額為六十三點零六億美元,其中台灣出口到俄羅斯金額為十三點一八億美元,進口金額約為五十億美元,占台灣總貿易額只不過百分之零點七六;台灣與烏克蘭貿易更少,去年前十一月雙邊貿易總額僅約為二點八億美元,占台灣總貿易額更僅百分之零點零三七。

俄羅斯是台灣第三大天然氣進口來源國,占比與年俱增,二0一0年僅占百分之四點五,去年已達百分之九點七。在民進黨政府宣布對俄制裁後,合約到期縱使不再續約,但缺口由其他來源補足並不困難;因此從表面看,俄烏開戰對台灣似乎影響不大。

然而,由於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能源和糧食大國,一旦戰事拉長,影響兩國原物料出口,已經緊繃的能源與原物料供應,價格勢必上漲,從而推升全球物價,能源高度仰賴進口的台灣,自然無法置身事外;再加上台灣還跟進制裁,對台俄關係顯然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儘管如此,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反而是政治、外交和軍事層面,也就是台灣會不會是下一個烏克蘭?

事實上,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俄軍入侵烏克蘭之前就已示警,「烏克蘭災難之後,下一個就是台灣」;前白宮資深戰略顧問斯柏丁更明確指出,「台灣會是下一個」;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也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預告中國將如何對付台灣」;國內的許多學者專家也有類似的觀點。

為什麼外界會把台灣扯進去?除了俄烏與兩岸之間有若干情境相似,主要是俄烏衝突之所以擴大,固然與兩國早有矛盾存在有關,其實美國的煽風點火也脫不了干係。美國極力想要藉北約東擴激怒俄羅斯,再藉俄羅斯的入侵烏克蘭,引起歐盟與俄羅斯對抗加劇;而烏克蘭則想要靠美國支持與俄羅斯抗爭。這跟不斷打台灣牌、企圖「以台制華」的美國,和一心「倚美抗中」的台灣,情況何其相似?

正因為如此,「烏克蘭模式」會不會在台灣複製?美國會不會像對烏克蘭一樣,戰前大量提供武器,保證承諾「堅如磐石」,一旦開戰又一兵不出,撒手不管?中國大陸會不會效法俄羅斯,採取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對台實施精準打擊,在短時間內大幅削弱台灣的海空軍力量?當然都讓人不得不為之關切。

就事論事,中國大陸即將舉行「兩會」,下半年又要召開「二十大」,在此期間自當全力求穩,避免發生意外,所以解放軍趁烏克蘭戰爭入侵台灣的機率幾近於零。

然而,美國已將中國大陸視為最大競爭對手,在軍事、經濟、科技方面,更處處針對中國大陸設防,而台灣問題更是美陸角力的重中之重。如此一來,今後美國對台軍售勢必源源不斷,對台灣的支持也將持續增強,使台灣充當美國抗陸的前哨;而中國大陸在遭到步步進逼、忍無可忍的狀況下,閃電出兵的可能性既不能排除,台灣當然可能成為下一個烏克蘭。至於美國會不會出兵?美國對阿富汗、烏克蘭採取的做法,就具有參考價值,更何況兩岸都應極力避免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