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烏米飯香穀雨時

203

■陳赫

時維穀雨,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悄然而至,柳絮飛落杜鵑啼,牡丹吐蕊櫻桃紅。清風帶著陣陣暖意,吹拂得人間鮮花綻放。細雨帶著絲絲溫情,滋潤得大地萬物叢生。這時候春天已經接近尾聲,雲煙輕卷,草木微搖,百川淌過萬千河流,都在緩緩地向春天告別。每年到了這個季節,身在他鄉的我,都會更加懷念那一碗烏米飯的香味。

烏米飯歷史悠久,據傳出現於唐代,那時叫「青精飯」,是道家的養生食物,為道家齋日的餌食。大詩人杜甫在《贈李白》一詩中寫道:「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陸龜蒙也曾在《道室書事》一詩中說:「烏飯新炊筆飯香,道家齋日以為常。」

烏米飯古今的制法各有不同。《荊楚歲時記》中說道,烏米飯是「寒食取楊桐葉染飯,其色青而有光」。人稱「山中宰相」的南朝梁代藥物學家陶弘景,在他所著的道家著作《登真隱訣》一書中就介紹了「青精飯」的做法:「以南燭草木煮汁漬米為之」。

唐代時,食烏米飯風俗盛行。唐人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中詳細記載了當時「青精飯」的制法:「取南燭莖葉搗碎,漬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緊小,黑如瑩珠,袋盛可以適遠方也。」此種 「九浸九蒸九曝」的烏米飯制法很複雜,但是便於保存、可長途攜帶。

而後經五代到宋代,烏米飯的做法更加繁多。北宋蘇頌的《圖經本草》就曾載曰:「南燭木葉,從四月至八月末,用新生葉、色皆深;九月至三月,用宿葉、色皆淺,可隨時進退其斤兩。又采軟枝莖皮,於石臼中搗碎。灑用此汁,惟令飯作正青色乃止。高格曝幹,當三蒸曝。今茅山道士亦作此飯,或以寄遠,重蒸過食之,甚香甘也。」此文中記錄了一年四季均可采食南蝕葉浸米的方法,一直流傳至今。在我的家鄉,穀雨食烏米飯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習俗,而最會做烏米飯的人,就是母親。兒時的記憶裡,盼一碗烏米飯,是一個甜美的夢。在這個夢裡,我始終清楚地記得母親做烏米飯的過程。

母親卷起袖子,先把烏飯樹葉洗乾淨,放進石臼裡舂碎。舂成細膩綠色的葉渣後放到桶裡,盛上水浸上兩天,葉渣撈起後,再用過濾的烏飯樹葉汁水浸泡糯米。約四個鐘頭白花花的糯米就浸成黑色了。黑色的米撈起沖洗一遍滴幹,之後就可以上鍋蒸了。

母親說過,柴火蒸的最好吃。烏米米粒緊縮,烏黑亮澤,碧如堅珠。剛出鍋的烏飯,任誰也抵擋不住那誘人的香味。直接拌著白糖來上一碗,吃起來清香津甜,入口的是大自然帶進來的奇妙滋味,也是春末夏初的專屬味道。

穀雨過後,夏天就要來了,關於春天的記憶就會越來越淡。但是只要想起這一碗充盈著味蕾的烏米飯,仿佛春天的氣息一直都在身旁縈繞,從未走遠!